紅花,中藥名。為菊科植物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.的干燥花。夏季花由黃變紅時采摘,陰干或曬干。全國各地廣有栽培。具有活血通經,散瘀止痛之功效。用于經閉,痛經,惡露不行,癥瘕痞塊,胸痹心痛,瘀滯腹痛,胸脅刺痛,跌撲損傷,瘡瘍腫痛。
入藥部位:植物的干燥花。
性味:味辛,性溫。
歸經:歸心、肝經。
功效:活血通經,散瘀止痛
主治:用于經閉,痛經,惡露不行,癥瘕痞塊,胸痹心痛,瘀滯腹痛,胸脅刺痛,跌撲損傷,瘡瘍腫痛。
相關配伍:
1、胎衣不下:方同上。傷寒產后,血暈欲死:用荷葉、紅花、姜黃等分,炒研末。童子小便調服二錢。(龐安?!秱摗?
2、通經破血:舊屋陰處瓦花(活者)五兩(熬膏),當歸須、干漆一兩(燒煙盡),當門子二錢。為末,棗肉和丸梧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紅花湯下。(《摘玄方》)
3、產后血暈,心悶氣絕:紅花一兩,為末,分作二服,酒二盞,煎一盞,連服。如口噤,斡開灌之,或入小便尤妙。(《子母秘錄》)
用法用量:煎服,3~10g。
禁忌:孕婦慎用。
文章來源:百度百科
聲明:本文系網轉載內容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!